本網訊 2025年11月4—6日,中國—中亞科技減貧合作交流培訓會在陜西楊凌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主辦,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承辦。
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二級巡視員王強、陜西省科技廳副廳長白崇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韋革宏以及中亞五國特邀嘉賓出席開班式并致辭。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總工程師葛毅強主持開班式。中國國際減貧中心副主任接萍作了《中國脫貧攻堅的成就與經驗》專題報告,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有關同志介紹了中國科技減貧的經驗與實踐。
本次活動是2023年“一帶一路”科技減貧專項合作計劃正式啟動以來舉辦的首場多邊交流培訓活動,旨在通過研討交流、適用技術推介、培訓學習、實地調研等內容,搭建中國與中亞國家開展科技減貧合作的交流平臺,促進雙多邊在科技減貧領域的經驗共享與務實合作,推動“一帶一路”科技減貧專項合作計劃在中亞國家落地實施。
為期3天的交流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通過專題報告系統展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以及科技減貧在其中發揮的重要支撐作用和典型經驗。7個科技減貧案例重點分享了科技助力縣域特色產業成為脫貧攻堅支柱產業的實踐做法,以及中國農業先進適用技術“走出去”幫助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成功經驗。活動期間推介了80項來自中國科研院校的科技減貧先進適用技術成果,現場展示了其中10項,引起中亞五國與會人員的濃厚興趣。線下參會人員現場考察了陜西富平縣的柿子、奶山羊等特色產業基地,圍繞科技創新有效賦能減貧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展開了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
國內外參會人員表示,本次活動提供了中國與中亞五國開展科技減貧合作的良好平臺和機會,增進了各方人員對中國減貧經驗和本國發展需求的理解,為中國—中亞未來圍繞科技減貧開展更廣泛、更深入的務實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活動期間,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科研院校分別與陜西一家企業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簽署了科技合作意向書,計劃在科學研究、技術交流及農業生產示范方面開展合作。
該交流培訓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來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五國,以及國內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區的政府相關部門管理人員、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人員、農業企業負責人等120余人參加。